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哥特瓦尔德的马克思主义希伯来圣经批评理路
  • [摘要]哥特瓦尔德是一位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学者,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希伯来圣经批评之中,重构了以亚卫宗教为中心的古以色列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关键性术语如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是他分析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他的努力不仅把圣经的科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对话开辟了广阔前景,从而实现了现代圣经研究范式的转型。
  • 厉 盼 盼
  • 全文[ PDF 1247.0 KB ]2017.2(4):1-0  共有 660 人次浏览
  • 主体自觉与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
  •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的伟大实践,拥有民族性特征。基于此,本文探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何以必要”、“何以实现”及其历史表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民族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主体性、民族传承性和民族批判性,提出坚持民族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 张 学 昌
  • 全文[ PDF 1122.0 KB ]2017.2(4):11-15  共有 617 人次浏览
  • 伊斯兰中间主义理念及其对融洽族群关系的意义
  • [摘要]作为宣扬中正与和平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是二十世纪末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一股新思潮,这一思潮更好地诠释了伊斯兰教的本质是中和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沃赛托”中间一词有中正、端正、公正、节制等涵义,伊斯兰中间主义也是指导穆斯林在实际行为中平衡适中、不偏不倚的典范。当前一部分包含穆斯林族群在内的多民族国家都面对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倡导温和、公正、均衡原则的中间主义可能对当前穆斯林族群与其他族群和睦相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积极意义。
  • 周 丽 娅
  • 全文[ PDF 1166.0 KB ]2017.2(4):16-25  共有 592 人次浏览
  • 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及其治理失效的原因
  • [摘要]在西班牙殖民者建构的统治秩序中,本土的印第安人处于社会等级的末端,无法获得充足的社会资源。墨西哥独立后,印第安人依然处于社会等级的底端,进而遭受土地资源匮乏、经济贫困和文化传承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并成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牺牲品。在种族中心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出于对自身权力的维系,墨西哥政府无意于改变既有的权力分配格局,亦不承认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自治实践。民主转型后,在国家构建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形下,墨西哥联邦和恰帕斯州政府试图通过对印第安准军事团体的利用,实现族群问题的彻底解决。这一策略不仅没有解决印第安问题,反而造成了当前恰帕斯州的政治衰败。本文认为,造成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多元族群社会中权力资源的分配不公。
  • 张 青 仁
  • 全文[ PDF 1179.0 KB ]2017.2(4):26-36  共有 535 人次浏览
  • 土耳其切尔克斯人问题探析
  • [摘要]土耳其是世界上切尔克斯人分布数量最多的国家,而切尔克斯人在土耳其却受到政府的压制。本文梳理了土耳其切尔克斯人发展的历史脉络,其社会地位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共和国建立,切尔克斯人逐渐步入国家权力的中心,对帝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阶段,从1923年至1999年,切尔克斯人受到政府压制,难以表达自身诉求,不得不隐瞒自身的族裔认同,切尔克斯人问题由此产生。第三阶段,自1999年土耳其成为欧盟候选成员国以来,土耳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宽容政策,切尔克斯人得以公开表达自身诉求。然而,土耳其政府对切尔克斯人仍旧缺乏认可与尊重,并未完全放弃压制切尔克斯人的策略。此外,土耳其少数族群概念的独特性、切尔克斯人表达自身诉求能力的缺乏以及土耳其政府与公众对切尔克斯人问题的不重视,切尔克斯人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解决。
  • 尹 婧
  • 全文[ PDF 1164.0 KB ]2017.2(4):37-45  共有 898 人次浏览
  • 卡萨芒斯分离主义运动的发展、影响及启示
  • [摘要]卡萨芒斯分离主义运动是殖民主义的“恶性遗产”。塞内加尔独立后,未能处理好与卡萨芒斯地区的族群、政治与经济关系,引发了后者的离心倾向。周边国家对分离主义的支持则提供了外部诱因。从1982年卡萨芒斯分离主义运动爆发至今,分离主义者与政府之间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冲突,也曾数次通过谈判寻求问题的解决,但均未能找到一个最终解决方案,冲突持续至今。卡萨芒斯分离主义运动不仅阻碍了本地区的发展,也使塞内加尔国家构建进程受挫,同时对地区国际关系也产生了冲击。非洲的多族群国家动辄就以“分离”作为解决族群矛盾的途径;然而分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处理好族群、宗教、经济、政治等多种关系的同时,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相互沟通、理解,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努力弥合分歧,实现共同发展,才会找到真正的出路。
  • 王涛 王璐晞
  • 全文[ PDF 1182.0 KB ]2017.2(4):46-56  共有 723 人次浏览
  • 美国苗族移民的社会适应与文化传承
  •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移民成为普遍现象。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东南亚苗族以难民身份迁徙到美国。苗族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背景使他们难以适应美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苗族移民在美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苗族移民所面临的困境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密切相关。美国苗族移民意识到现代教育是他们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最佳选择,故而对后辈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寄予重望。同时,年轻一代对苗族历史文化的陌生感使苗族长者深刻体会到苗族文化才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自己有责任唤醒后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现代教育与苗族文化传承对苗族移民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及延续民族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 彭 雪 芳
  • 全文[ PDF 1163.0 KB ]2017.2(4):57-66  共有 803 人次浏览
  • 融入抑或隔离:坦桑尼亚华商与当地社会日常互动研究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要求全面了解改革开放之后前往相关国家的中国“新移民”的生存状况。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中国“新移民”增长最快的大陆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研究选择与当地社会接触最深入的坦桑尼亚华裔商人为对象,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从华商日常生活的两大组成部分———经营活动和社会交往切入,真实呈现他们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情况,并从坦桑尼亚经济社会转型和华商生活世界两个视角分析华商经济积极融入、社会互动主动隔离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源。
  • 庄晨燕 李阳
  • 全文[ PDF 1152.0 KB ]2017.2(4):67-74  共有 503 人次浏览
  • 从“印尼村”现象看华侨农场归难侨的文化再适应
  • [摘要]“印尼村”是华侨农场的归难侨建立的带有印尼饮食、舞蹈、建筑等风情的聚集区,这些归难侨强调他们旅居在外的文化记忆,形成了侨居地文化在中国传统侨乡的集中展现。这种舍近求远的文化再适应,是国际移民大潮下人们经历社会变动和文化融合过程中衍生出的课题,归难侨们在回国后展现出的异域文化色彩,是文化多元和时代选择的结果,成为侨乡文化的一种特殊标签。
  • 胡 修 雷
  • 全文[ PDF 1146.0 KB ]2017.2(4):75-82  共有 554 人次浏览
  • 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城女性婚姻问题探析
  • [摘要]以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城的神圣场所“隐修院”为划分地标,西帕尔城女性的婚姻生活是在父权制威权下被迫展开和推进的,可以分为居于“隐修院”内的“圣婚”以及“隐修院”外的世俗婚姻。“圣婚”中的新娘“沙马什的那迪图”嫁给神灵,除了表层的宗教因素之外,更多的动机是出于维护和扩大自己家族的经济利益,她们广泛参与土地买卖、房屋租赁、出租奴隶等交易事务,还通过控制女性奴隶的婚姻进一步确保家族利益。世俗社会中的女性阶层分布较广,其中,“马尔杜克的那迪图”的婚姻既有宗教献祭的因素,还有世俗传统的融入与影响,其他自由身份的女性按部就班地完成签立婚约、订婚、呈送聘礼、婚礼、入住夫家等程序,而女性奴隶的婚姻则完全是受其主人操控。
  • 霍 文 勇
  • 全文[ PDF 1156.0 KB ]2017.2(4):83-90  共有 583 人次浏览